2025年2月28日发生的重大事件:
摘要:2025年2月28日(农历2025年2月1日),广东省2025年1月法定传染病报告:广东省确诊2328例猩红热。
广东公布2025年1月传染病报告:广东省确诊2328例猩红热。
北京时间2025年2月28日,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2025-02-24发布消息,内容…
|
2025年2月28日(农历2025年2月1日),广东省2025年1月法定传染病报告:广东省确诊2328例猩红热。
广东公布2025年1月传染病报告:广东省确诊2328例猩红热。
北京时间2025年2月28日,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2025-02-24发布消息,内容如下: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公布2025年1月全省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
2025年1月(1月1日0时至1月31日24时),全省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00655例,死亡95例。
其中,甲类传染病无病例报告。
共报告乙类传染病18种40196例,死亡95例。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乙肝、梅毒、肺结核、猩红热、丙肝,占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1.88%;报告死亡数居前3位的病种为:艾滋病、肺结核、乙肝、丙肝(乙肝和丙肝并列第三位),占乙类传染病报告死亡总数的98.95%。
共报告丙类传染病8种160459例。无死亡病例报告,报告发病数居前3位的病种依次为:流行性感冒、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占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9.52%。
2025年1月全省疫情总体稳定可控。
在《2025年1月广东省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死亡统计表》中,可以看到,疾病病种为:猩红热,本期发病数:2328。
信息来源: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
猩红热是什么症状:
猩红热是由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病,主要在1至12天的潜伏期后出现,并分为普通型、脓毒型、中毒型和外科型(包含产科型)四种类型。疾病常在冬春季和温带地区流行,儿童为主要的易感人群。疾病的致病力主要来源于细菌本身产生的毒素和蛋白酶类。
主要的症状包括发热、咽峡炎和皮疹,而且病程中还可能出现变态反应性并发症。基于疾病的传染性,主要的传染源为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的带菌者和猩红热患者,尤其是出现咽峡炎症状的患者。空气飞沫是主要的传播方式,但少数病例也会通过密切接触、皮肤创伤处或产道传播。
疾病的治疗主要依赖于抗菌治疗,其中青霉素是首选药物。此外,医生还可能进行一些对症治疗,如补液以缓解中毒症状,或必要时的切开引流治疗。患者在早期经足量抗感染治疗后,预后通常良好,但未经及时治疗的并发症可能导致化脓或中毒性并发症。
猩红热的早期足量使用抗生素有利于其治疗和预后。在治疗后,患者需要定期随诊,进行咽拭子细菌培养,一旦病原培养完全转阴及彻底消除病因,复发的可能性会显著降低。此外,对于猩红热患者,呼吸道隔离和手部卫生十分重要,能有效防止疾病的传播。
(综合自百度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