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7日发生的重大事件:
摘要:2023年7月27日(农历2023年6月10日),《猴痘防控方案》发布,猴痘密切接触者做好21天自我健康监测。
国家疾控局:猴痘密接者需进行21天健康监测。
北京时间2023年7月27日,国家疾控局印发猴痘防控方案:密接者需进行21天健康监测。
国家疾控局、国家…
|
2023年7月27日(农历2023年6月10日),《猴痘防控方案》发布,猴痘密切接触者做好21天自我健康监测。
国家疾控局:猴痘密接者需进行21天健康监测。
北京时间2023年7月27日,国家疾控局印发猴痘防控方案:密接者需进行21天健康监测。
国家疾控局、国家卫健委近日联合发布《猴痘防控方案》,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猴痘样症状监测,对猴痘密切接触者实施21天自我健康监测。
猴痘密切接触者包括哪些人员?对密切接触者实施哪些管理措施?
猴痘密切接触者包括直接接触病例的病变部位及其被污染物品,或感染动物及其分泌物、渗出物等污染物;以及职业暴露或长时间近距离吸入病例呼吸道飞沫等,经评估有感染风险的人员。
对密切接触者主要实施以下措施:
一是实施21天自我健康监测。健康监测期限为自最后接触之日算起21天,自我健康监测期间可正常生活与工作,需避免与他人发生性接触等密切接触,避免捐献血液等。
二是定期随访。疾控机构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在第7、14、21天电话或上门主动询问密切接触者自我健康监测情况,提供咨询指导建议。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调查处置。
三是出现症状及时就诊。
坚持每天做好体温测量和症状监测,主要症状包括发热(>37.3℃)、皮疹、浅表淋巴结肿大等。密切接触者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就诊或与随访联系人取得联系,接受猴痘病毒核酸检测。
国疾控传防发〔2023〕16号
关于印发猴痘防控方案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疾控局、卫生健康委:
为进一步做好猴痘防控工作,及时有效应对猴痘疫情,提升猴痘防控工作的科学性、精准性和有效性,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国家疾控局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了《猴痘防控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国家疾控局
国家卫生健康委
2023年7月26日
(信息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猴痘防控方案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mpox virus,mpxv)感染所致的一种人兽共患病。2022年9月,我国报告首例猴痘输入病例。2023年6月以来,我国多个省份先后报告多例猴痘病例,引发新增本土续发疫情和隐匿传播的风险较高。为指导各地科学精准做好猴痘防控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制定本方案。
病原学特征
猴痘病毒属于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属,为基因组全长约197kb的双链dna病毒。1958年首次在猴子中发现该病毒。1970年在刚果民主共和国一名疑似天花患者的标本中首次分离到猴痘病毒,为首例确诊的人类猴痘病例。
猴痘病毒分为两个进化分支:(1)分支i,曾称为中非分支或刚果盆地分支;(2)分支ii,曾称为西非分支,进一步分为iia和iib分支。其中引发2022年全球非地方性流行区猴痘暴发疫情的毒株为iib分支。iib分支目前已出现较多亚分支,包括a.1、a.2和b.1等亚分支,2022年9月我国报告首例输入性猴痘病例以来,各地报送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的毒株序列均属于iib分支。
猴痘病毒耐干燥和低温,在痂皮、土壤和衣物、床上用品等物体表面可生存数月。该病毒对热敏感,加热至56℃30分钟或60℃10分钟即可灭活。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常用消毒剂及紫外线可有效灭活病毒,对过氧化氢、次氯酸钠、戊二醛、邻苯二甲醛等敏感。
流行病学特征。
1.传染源。猴痘病毒的宿主尚不明确,目前认为非洲啮齿类动物(非洲松鼠、树松鼠、冈比亚袋鼠、睡鼠等)可能为其自然宿主。传染源包括猴痘病例及感染的啮齿类动物、猴和猿等灵长类动物。
2.传播途径。猴痘病毒主要经黏膜和破损皮肤侵入人体,主要通过直接接触病例的病变皮肤或黏膜传播,亦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长时间近距离吸入病例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感染动物的呼吸道分泌物、病变渗出物、血液及其它体液,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感染传播。
3.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接种过天花疫苗对猴痘病毒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保护力。
4.疫情特征。2021年以前的猴痘疫情主要在中非和西非地区呈地方性流行,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动物传播,所引发的人传人疫情传播链较短,主要为儿童及青壮年的散发病例及聚集性疫情,通过家庭或旅行方式偶尔播散至其他国家和地区。2022年5月以来全球多国暴发的疫情主要在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简称msm,指与同性发生性行为的男性)中经性接触传播,大部分病例为青壮年男性,通过大型聚会以及后续在社区的msm扩散,并传播至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临床特征。
1.潜伏期:5-21天,多为6-13天。
2.传染期:病例出现症状后至皮疹结痂自然脱落并形成新皮肤前具有传染性。有调查提示一些病例可能在出现症状前1-4天存在传染性。
3.早期症状:可出现发热、头痛、背痛、肌痛和淋巴结肿大等。
4.皮疹和黏膜疹:通常在热退后出现,有些病例可出现在全身症状之前。皮疹发生常经过斑疹、丘疹、水疱、脓疱、结痂至痂皮脱落几个阶段,不同形态皮疹可同时存在,可伴有明显痒感和疼痛。可累及口腔咽喉黏膜、肛门、生殖器、结膜和角膜等。痂皮脱落后可遗留红斑或色素沉着甚至瘢痕,瘢痕持续时间可长达数年。
5.病程及严重程度。猴痘病程约2—4周,免疫力低下患者的病程可能较长。猴痘为自限性疾病,大多数病例症状会自行消失,也有重症和死亡发生,主要为儿童、孕妇和免疫力低下人群。
2022年以来全球多国猴痘暴发疫情中,大多数病例临床表现较轻,部分病例无全身症状,皮疹仅限于生殖器、肛门直肠黏膜部位,死亡病例主要为未得到治疗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等免疫力低下人群。2022年以来全球非地方性流行区病例的病死率约为0.1%。
(国家疾控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