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京时间2022年11月14日(农历2022年10月21日),星期一,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增养殖为大黄蚬资源恢复开新路。
近年来,我市通过探索育苗、放流和系列增养殖举措,创造适宜大黄蚬繁殖和生长条件,走出一条基本技术新路径,大黄蚬资源量明显增加,有效促进了大黄蚬养殖业健…
|
北京时间2022年11月14日(农历2022年10月21日),星期一,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增养殖为大黄蚬资源恢复开新路。
近年来,我市通过探索育苗、放流和系列增养殖举措,创造适宜大黄蚬繁殖和生长条件,走出一条基本技术新路径,大黄蚬资源量明显增加,有效促进了大黄蚬养殖业健康发展和渔民增收。
“东港大黄蚬”作为我市地标产品,以其味美、肉嫩、汁鲜、营养丰富畅销海内外。但由于大黄蚬的特定内质,其育苗、增殖等关键性生产技术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导致产量出现逐年递减趋势。2012年,丹东永明食品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合作成立“辽宁•东港海洋经济发展院士专家工作站”,开启大黄蚬育苗和增殖基础性工作。并从2018年开始,在省、市、县渔业部门大力支持下,持续开展大黄蚬幼苗放流行动,5年来累计放流幼苗2.67亿粒,大黄蚬资源得到有效恢复。
2021年,永明食品又与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合作成立东港市黄蚬子研究所,全面展开大黄蚬良种培育、苗种繁育和增养殖技术等系统性基础性研究工作。先后完成北黄海丹东海域资源环境调查与承载力评估,查明大鹿岛海域中国蛤蜊(大黄蚬)生物承载力和增殖容量。利用coi基因测序和微卫星标记系统评估辽宁、山东和南方地区中国蛤蜊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发现东港中国蛤蜊遗传多样性水平显著低于南方群体,亟需开展种质资源保护。建立中国蛤蜊人工繁育技术和大规格苗种池塘高效中间培育技术,查明中国蛤蜊“跑滩”原因,并集成中国蛤蜊产卵场、资源恢复区选择、生物承载力评估、防“跑滩”和增殖放流技术,建立了中国蛤蜊增养殖技术。
同时,研究制定了辽宁省地方标准《中国蛤蜊增养殖技术规范》,规定了增养殖苗种要求、环境条件、播苗、日常管理、采捕等关键技术,满足相关技术要求,填补了行业空白。并结合前期制定的辽宁省地方标准《中国蛤蜊(种质)》和《中国蛤蜊苗种繁育技术规范》,集成创新建立了“种质评估—苗种繁育—增殖放流”中国蛤蜊增养殖技术体系,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和指导意义,为我市大黄蚬养殖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技术支持。
(来源: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人民政府)
|